8月21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,今年上半年,最高法進一步推進由知識產權審判庭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民事、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試點工作,建立知識產權民事、刑事和行政審判協(xié)調機制,知識產權審判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。
截至6月30日,全國已有5個高級法院、50個中級法院、52個基層法院開展了知識產權審判庭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民事、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試點工作。
‘知識產權審判公開大力加強,司法的公正性和權威性進一步增強。”最高法知識產權權負責人說,最高法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審判的公開與透明,創(chuàng)造性地通過多種方式提高知識產權審判的透明度,促進知識產權審判的公正,贏得了知識產權司法的公信力。
據介紹,今年上半年,最高法發(fā)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,全面回顧總結了人民法院2011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,充分展示了我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所取得的成就,彰顯了我國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決心和信心。
此外,發(fā)布了《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(2011)》,通過對過去一年最高法審結的典型知識產權案件進行系統(tǒng)梳理,精心挑選34件典型案例,歸納總結出44個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的法律適用問題,以年度報告形式向社會集中公布。發(fā)布2011年度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0大案件和50個典型案例,發(fā)揮案例示范效應。10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覆蓋知識產權民事、行政和刑事三大訴訟領域,包含專利、植物新品種、著作權、商標及不正當競爭等幾乎全部知識產權案件類型。